摘 要: 现行财务会计报告对于投资者评估企业的投资价值、维护投资者利益、优化资源配置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从财务报告的现状,财务报告本身的局限性、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环境因素的影响等3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影响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因素,提出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财务;报告质量; 原因;对策
财务报告作为企业全部会计工作最终“产成品”,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财务经营状况的主要工具。企业提供财务报告的目的,便于报告使用者在经济决策中熟知的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其他财务信息,其质量将直接影响企业所有者的经营决策与投资者的投资意志。 一、我国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现状 按税法要求,税务部门对企业应采用查账方式征收企业所得税,但据笔者调查,当前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实行核定征收方式,其中小企业占大头,这是财务报告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银行在对小企业贷款管理中,更多依赖的不是小企业的财务报告,这也是财务报告质量不高重要原因之一。 上市公司,股东并不直接管理企业,而由经营者定期报告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股东并不直接管理企业,而由经营者定期报告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尽管监管部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财务信息披露的法规,形成了规范财务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但我们也应看到,在我国证券市场财务信息披露逐步走向规范化的同时,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二、财务报告质量不高的原因 (一)财务报告本身的局限性 1、财务报告中估计和判断的运用 由于现行财务会计模式下的确认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财务会计处理过程之中存在着估计和职业判断:如坏账准备的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残值的确定等项目。但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却掩盖了这个固有的特点,在财务报表上列示的仿佛是十分确定的数字,这大大影响了财务报告使用者对财务会计信息的理解和运用。 2、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不及时 企业几乎每天都要发生交易事项,只要经营状况正常,其会计信息的生产就必然是连续的、不间断的。但是,由于受到技术手段和信息的严格限制,会计信息的披露只能是间断的。 3、财务报告分析的数据可比性较弱 由于企业使用的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不同,将使有关指标失去可比性。如果两企业的规模也大致相当,由于折旧方法、存货发出成本、坏账准备的计提都是由企业自行决定,两企业由于采用的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不同,即使两企业在同一时期有相同的收入,利润也会相差很大,无法根据利润来评价两企业的经营业绩,从而使由此而产生的有关分析指标失去可比性。 (二)会计政策的选择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 会计政策具有一定弹性,企业管理层可以在政策范围内,“灵活”地选择会计政策,而会计政策的选择直接影响
(作者):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