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网
您当前位置:网学 >> 文章频道 >> 论文发布 >> 浏览文章

淮河中游河床倒比降的形成、演变与治理(2)

2009-1-16 22:06:00不详 【字体:

12世纪以前淮河是一条河槽深广、畅流入海的清水河流,具有足够的排泄能力将其流域洪水排泄入海,其河口曾长期稳定在今淮阴以东的云梯关,潮流界位于今盱眙附近[1]。本文拟对淮河中游河床倒比降的形成、演化进行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建议。

淮河中游河床倒比降的形成、演变与治理

1 淮河中游形势图
Sketch of the middle Huaihe river basin

2 淮河中游河床倒比降的形成机制

2.1 淮河入洪泽湖河口水下拦门沙与三角洲

  公元12世纪以来,受黄河下游南泛夺淮入海影响,淮河水系发生了重大变迁,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现代洪泽湖的扩张与形成。洪泽湖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汛期控制水位12.5m时湖面面积1597km2,在我国淡水湖中居第四位。洪泽湖是明清两代治黄保运工程的直接产物和组成部分,公元17世纪至18世纪初的靳辅及张鹏翮治水时期是其最重要的形成时期,在其形成后百余年中(1840s1850s)湖水位以4cm/a的平均速度持续上升,同时具有大幅度的年内、年际变化;湖水位的年内、年际变化在湖以上河道产生大范围回水区,其上界又随水位的持续上升而不断上溯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