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网
您当前位置:网学 >> 文章频道 >> 论文发布 >> 浏览文章

淮河中游河床倒比降的形成、演变与治理(4)

2009-1-16 22:06:00不详 【字体:

1850年以来,因为此前100余年湖水位以4cm/a的速率快速上升,湖区范围不断沿河上溯;湖面上升引起淮河中游基准面上升,使大部分泥沙特别是推移质加积在中游河谷,不利于三角洲的形成。淮河入洪泽湖三角洲顶点位于浮山口附近,公元1880年时浮山以下已形成大柳巷滩、鲍家滩、寇家滩(2a);到1921年时大柳巷等洲滩范围扩大,鲍家滩和寇家滩并岸,新形成冯公滩和赵公滩,另外在赵公滩以下有近20处水下浅滩形成(2b)1938年黄泛前以上诸洲滩均已并岸,杨家滩、牛尾滩、河瓢滩、大西滩和尺顷地滩形成(2c)[3]1947年黄泛结束时又有大淤滩、淤滩、顺河滩、淮仁滩等形成,其中位于原湖心的大淤滩面积达200km2,另在老子山以上河道也有新的洲滩形成(2d)[3]。显然,随着入湖三角洲的发育,入湖河口不断向湖推进,河口水下拦门沙也随之下降。

淮河中游河床倒比降的形成、演变与治理

2 淮河入洪泽湖河口、三角洲形成与演变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Huaihe river mouth and delta emptying into the Hongze Lake

2.2 洪泽湖淤积

  与入海河口不同,入湖河口拦门沙外侧为湖心滞水区,没有周期性的潮汐涨落、潮流往来,因而有利于细粒悬浮质河流输沙停积,使得湖底逐渐淤浅,到一定时间后湖底有可能高于拦门沙顶。公元1870年测量时洪泽湖底尚低于废黄河河床一丈至一丈五、六尺(35m),而到1916年测量时湖底与废黄河河床海拔高度均为10m左右,湖底有厚达15(5m)稠淤,由此推算得年平均沉积速率在10cm/a以上。根据民国初年的测量,洪泽湖底乃高于上游盱眙淮底二尺许,盱眙淮底又高于上游五河淮底五尺许,由五河口至寿县一带三四百华里之间淮底,几无倾斜,而五河稍东浮山附近之淮底,乃至低于洪泽湖底五丈有奇19381947年间黄河南泛把约3.6亿m3泥沙带入洪泽湖,全湖沙洲平均淤高11.2m[4]。根据淮委近年的测量,洪泽湖底海拔1011m,位于洪泽湖河口的老子山处河床海拔910m,高出浮山处河床45m(3)。此外,洪泽湖底高出苏北里下河区近10m,是名符其实的地上悬湖。

淮河中游河床倒比降的形成、演变与治理

3 现代淮河中游河床纵剖面图(据淮委实测图简化)
Longitudinal profile of the middle Huaihe river bed

 

①《南河成案》,乾隆五十年。
②据《(光绪)盱眙县志》和武同举《淮系年表弁图》。
③据江淮测量局1921年测地形图和《淮系年表弁图》。
④《清史稿·河渠志》。
⑤武同举,《江苏全书》。
⑥武同举,民国九年,《促进导淮商榷书》。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