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网
您当前位置:网学 >> 文章频道 >> 论文发布 >> 浏览文章

淮河中游河床倒比降的形成、演变与治理(8)

2009-1-16 22:06:00不详 【字体:

2 20世纪50年代以来蚌埠站平均输沙量和含沙量变化表[5]

Average silt discharge an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at Bengbu station since 1950[5]


时间

径流量

年平均输沙量

年平均含沙量




亿m3

%

t

%

kg/m3

%


19501959

333

100

1610

100

0.48

100

19601969

281

84

1295

80

0.46

96

19701979

222

66

839

52

0.38

73

19801989

307

92

789

49

0.26

54


3.3 河床侵蚀对倒比降的影响

  淮河中游河床侵蚀使浮山以下中游段河床倒比降又有新的发展。根据资料统计,19601965年、19801985年入洪泽湖泥沙总量分别为10035.8t6218.0t,同期出湖泥沙总量分别为6410.6t3883.2t,分别有3625.2t2334.8t泥沙淤积在湖底。这样,一方面是拦门沙以上河床侵蚀下切,另一方面拦门沙外侧的湖底不断淤高,必然使得固有的倒比降更趋明显,倒比降河段不断延长。

4 河床倒比降的治理建议

  河床倒比降使河道排泄能力大为减小,是造成淮河中游地区洪涝灾害的根源之一。以1921年特大洪水为例,洪河口至三河口水面比降为0.276‰,洪河口至浮山为0.267‰,其中蚌埠至浮山段仅为0.221‰。由于淮河中游河床倒比降的形成是淮河入洪泽湖河口地貌发育与洪泽湖淤积的必然结果,50年代以来因中游河床不断侵蚀和洪泽湖不断淤积又有新的发展。这样,要从根本上消除倒比降、进而提高中游河道排泄能力,就必须消除或尽可能减少洪泽湖面在中游河流地貌发育中的基准面作用,同时在洪泽湖底形成穿湖的深切河槽。但是,包括淮河中下游地区在内的黄淮海平原地区又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资源短缺与河道排泄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在未来淮河治理中将占有更加突出的地位。目前,洪泽湖在汛期控制水位(12.5m)时容积为30.3亿m3,最大水位(16.0m)时容积为91.0亿m3,规划中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也将充分利用洪泽湖的调蓄作用。因此,在治理河床倒比降的同时,必须保证洪泽湖作为大型人工水库的调蓄作用不受损害。考虑到淮河径流高度集中于汛期(69月占全年66%),最大入湖流量高达19800m3/s,而非汛期水量又严重不足,正值灌溉期的46月份往往断流(1978年大旱时淮河断流长达217),我们建议对洪泽湖进行反季节运用,即汛期时降低洪泽湖水位,使淮河穿湖而过,非汛期时作为大型水库使用。需要指出,中游河道排泄能力提高的前提是下游河道排泄能力足以使中游洪水畅流入海,由于现代淮河入江水道本身河湖不分、地势低洼,其排洪能力已无提高余地。为此,中游倒比降治理的前提,是使淮河下游直流入黄海,然后利用洪泽湖底与里下河地区之间近10m高差,通过溯源侵蚀作用切割湖底,而入海河道、河口可在已有入海水道的基础上,利用径流和潮流的共同冲刷作用形成,对此问题我们将另文论述。

参考文献

[1] 陈吉余。历史时期江苏海岸演变。中国自然地理(历史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2]王庆,陈吉余。洪泽湖和淮河入洪泽湖三角洲的形成与演变。湖泊科学,1993(3).

[3] 徐近之。淮北平原与淮河中游的地文。地理学报,1953(2).

[4] 鞠继武。洪泽湖的水域形态及其形成和演化。南京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62(4).

[5] 安徽省水科院淮河中游河床演变与整治研究项目组。淮干中游河床演变的一些基本情况。治淮科技,1997(2).

  

  根据鲁台子站的水文资料[5]1954年平滩高程(21m)以下断面侵蚀250m21955年淤积250m21956年侵蚀750m21957年又淤积500m24年净侵蚀250m21982年平滩水位以下泄流量比1956年增加14%,与19631969年数值接近。根据197119831992年三次断面测量资料,19711983年全段平均净淤积的王家坝~润河集段、鲁台子~蚌埠闸段、浮山~洪山头段,到19831992年转变为静侵蚀19711983年为净侵蚀的润河集~鲁台子段、蚌埠闸~浮山段,到19831992年侵蚀情况更加严重(1)。目前,蚌埠以上中游段大部分河床出露更新统黄土状硬粘土层[5],表明黄泛形成的淤积层已被切穿。

1 不同河段平均断面净冲淤量时空变化 (单位:m2)[5]

Erosion and deposition of the average cross sections along different reaches from 1971 to 1992[5]


时间

王家坝~润河集

润河集~鲁台子

鲁台子~蚌埠闸

蚌埠闸~浮山

浮山~洪山头


19711983

+56

-59

+107

-36

+5

19831992

-125

-127

-160

-218

-204

19711992

-69

-186

-267

-248

-198


+为净淤积,-为净侵蚀

3.2 河床侵蚀的原因

  解放后淮河流域先后修建了5300余座水库,总库容达到250亿m3,其中上游(不含沂、沭、泗河)就有17座大型水库和3个大型滞洪区,这些大型水库除石漫滩、白沙、板桥3座初建于19511952年、改建于1956年外,其它均修建、改建于19541960年;50年代沿蚌埠以上中游段还修建有瓦埠湖、城东湖、城西湖、蒙洼等大型滞洪区。由于这些水库、滞洪区对其上游河段的地方性侵蚀基准面作用,再加上流域中游地区的工作以及支流河道挖砂,必然使淮河干流中游来沙大幅度减少。其中,中游段的河床侵蚀就是床沙质输沙量减少的地貌响应,而冲泻质输沙量的减少则为水文测验结果所证实(2)

2 20世纪50年代以来蚌埠站平均输沙量和含沙量变化表[5]

Average silt discharge an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at Bengbu station since 1950[5]


时间

径流量

年平均输沙量

年平均含沙量




亿m3

%

t

%

kg/m3

%


19501959

333

100

1610

100

0.48

100

19601969

281

84

1295

80

0.46

96

19701979

222

66

839

52

0.38

73

19801989

307

92

789

49

0.26

54


3.3 河床侵蚀对倒比降的影响

  淮河中游河床侵蚀使浮山以下中游段河床倒比降又有新的发展。根据资料统计,19601965年、19801985年入洪泽湖泥沙总量分别为10035.8t6218.0t,同期出湖泥沙总量分别为6410.6t3883.2t,分别有3625.2t2334.8t泥沙淤积在湖底。这样,一方面是拦门沙以上河床侵蚀下切,另一方面拦门沙外侧的湖底不断淤高,必然使得固有的倒比降更趋明显,倒比降河段不断延长。

4 河床倒比降的治理建议

  河床倒比降使河道排泄能力大为减小,是造成淮河中游地区洪涝灾害的根源之一。以1921年特大洪水为例,洪河口至三河口水面比降为0.276‰,洪河口至浮山为0.267‰,其中蚌埠至浮山段仅为0.221‰。由于淮河中游河床倒比降的形成是淮河入洪泽湖河口地貌发育与洪泽湖淤积的必然结果,50年代以来因中游河床不断侵蚀和洪泽湖不断淤积又有新的发展。这样,要从根本上消除倒比降、进而提高中游河道排泄能力,就必须消除或尽可能减少洪泽湖面在中游河流地貌发育中的基准面作用,同时在洪泽湖底形成穿湖的深切河槽。但是,包括淮河中下游地区在内的黄淮海平原地区又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资源短缺与河道排泄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在未来淮河治理中将占有更加突出的地位。目前,洪泽湖在汛期控制水位(12.5m)时容积为30.3亿m3,最大水位(16.0m)时容积为91.0亿m3,规划中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也将充分利用洪泽湖的调蓄作用。因此,在治理河床倒比降的同时,必须保证洪泽湖作为大型人工水库的调蓄作用不受损害。考虑到淮河径流高度集中于汛期(69月占全年66%),最大入湖流量高达19800m3/s,而非汛期水量又严重不足,正值灌溉期的46月份往往断流(1978年大旱时淮河断流长达217),我们建议对洪泽湖进行反季节运用,即汛期时降低洪泽湖水位,使淮河穿湖而过,非汛期时作为大型水库使用。需要指出,中游河道排泄能力提高的前提是下游河道排泄能力足以使中游洪水畅流入海,由于现代淮河入江水道本身河湖不分、地势低洼,其排洪能力已无提高余地。为此,中游倒比降治理的前提,是使淮河下游直流入黄海,然后利用洪泽湖底与里下河地区之间近10m高差,通过溯源侵蚀作用切割湖底,而入海河道、河口可在已有入海水道的基础上,利用径流和潮流的共同冲刷作用形成,对此问题我们将另文论述。

参考文献

[1] 陈吉余。历史时期江苏海岸演变。中国自然地理(历史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2]王庆,陈吉余。洪泽湖和淮河入洪泽湖三角洲的形成与演变。湖泊科学,1993(3).

[3] 徐近之。淮北平原与淮河中游的地文。地理学报,1953(2).

[4] 鞠继武。洪泽湖的水域形态及其形成和演化。南京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62(4).

[5] 安徽省水科院淮河中游河床演变与整治研究项目组。淮干中游河床演变的一些基本情况。治淮科技,1997(2).

  

1 2 3 4 5 6 7 8
分享按钮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每日推荐
视觉焦点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