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网
您当前位置:网学 >> 文章频道 >> 论文发布 >> 浏览文章

淮河中游河床倒比降的形成、演变与治理(3)

2009-1-16 22:06:00不详 【字体:

[2]。洪泽湖居淮河中、下游之间,其湖面成为淮河中游的侵蚀基准面,在河湖交汇处形成河流入湖河口,当湖面趋于相对稳定后即形成河流三角洲。

  对历史资料分析表明,早在洪泽湖形成以后的湖面持续上升时期,淮河入洪泽湖河口就有水下拦门沙发育,只是其位置和高度随湖面变化而相应变化。乾隆五十年(公元1784)汛期测量河口时发现:“金家冈迤西至打石山,河水俱深有丈余,大王庙迤东至龟山,水深竟至三丈以外,惟自金家冈至大王庙中间,现水深仍只有四五尺,水底稀淤深至六七八尺不等,……(稀淤)用篙探试系青灰色并不胶粘,……一竿可至底,随手拔起淤即淌卸,竿上仅存青色。据此推断,当年拦门沙位于盱眙以北河段,拦门沙顶比上游河床高出2m以上,组成物质以青灰色粉、细砂为主,粘土含量很少。由于此年汛期洪泽湖高堰志桩水位仅2.4尺,低于常年34m,为极少见的枯水年份,因而正常年份拦门沙位置应更趋上游。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拦门沙外侧湖水深度比其上游大得多,这种状况直到湖面趋于稳定、水下三角洲迅速发育后才得到改变。

  现代淮河入洪泽湖三角洲形成于公元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